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是环保信访举报的重点。
市纪委对市中区政府分管副区长、高新区党工委分管副书记进行约谈2017年12月9日,市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组在检查中发现,市中区兴隆街道搬倒井互通立交项目、兴仲路市政工程、高新区舜华路街道凤凰国际项目工地扬尘污染严重。
经查,市中区兴隆街道办事处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不到位;区扬尘治理与渣土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扬尘污染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区市政局未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严格监督管理。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及相关规定,市中区纪委对有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对兴隆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马迎节,区市政局副局长杜绍国诫勉谈话;对兴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穆振国,区扬尘治理与渣土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任建军,区城市管理局党委委员、区市政局局长邹斌通报批评。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及相关规定,高新区纪工委对有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对舜华路街道办事处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徐继忠(主持工作),区城市管理局汉峪执法大队副大队长王勇(主持工作)诫勉谈话;对舜华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经济建设保障办公室主任兼政协工作室主任刘尚健,区城市管理局渣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正(主持工作)通报批评;对舜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庆胜进行约谈。经查,高新区舜华路街道办事处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不到位;区城市管理局对辖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渣土综合管理监督检查不到位。针对上述问题,市纪委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同时组织并督导市中区纪委、高新区纪工委就扬尘治理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核查。
市纪委对市中区政府分管副区长、高新区党工委分管副书记进行约谈施工场地砂石等散体材料未覆盖等多项违法行为,产生的扬尘严重污染大气环境。2019年底前,逐步禁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截至10月31日,各地已立案查处了940家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其中,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871家,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54家,移送海关等相关部门15家,责令停止生产或停止建设94家,移送拘留32家。256家企业存在未批先建、批建不符、擅自变更等违法行为。9家企业涉嫌走私固体废物。
98家企业违法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对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的监管和专项稽查,加大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力度。
环境保护部会同海关总署、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强化监管严厉打击洋垃圾违法专项行动,对走私、非法处置、非法经营洋垃圾等违法行为开展全链条打击,坚决拒洋垃圾于国门之外。截至目前,全国海关共刑事立案走私固体废物案件2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9名,查证废塑料、废棉布、废矿渣等固体废物30.3万吨。据了解,未查处原因包括:一是66家企业的案件由于企业申请听证等原因,仍在办理过程中,尚未下达处罚决定。三是24家企业经所在地环保部门调查核实,检查组反馈的实为一般的环境问题,违法事实不成立,或因证据不足,予以撤案。
尽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打击走私固体废物、加强固体废物进口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从违法行为类型来看,此次专项行动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770起,主要集中在违反固体(危险)废物管理有关规定、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规定、违反环境应急管理有关规定、违反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4个方面,共占违法行为总数的80.8%。专项行动发现1074家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企业违法比例达60%。
建立堵住洋垃圾入境长效机制。继续把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禁止洋垃圾入境,密切与海关、公安、边防、海警、商务、检验检疫等部门的联系配合,严厉打击治理固体废物走私及国内非法加工利用等环境违法行为。
2017年2月24日,海关在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6个省(市)同步开展打击废物走私专项行动,打掉涉嫌走私犯罪团伙1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0名,初步查证涉嫌走私进境的废矿渣、废塑料、废电子产品等各类固体废物共2.62万吨。二是44家企业因整改迅速,违法行为轻微且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被所在地环保部门免于行政处罚。
将不折不扣落实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的各项任务。74家企业不具有与加工利用所申请进口固体废物相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同时,研究制定2018 年~2020 年专项行动方案。2017年,中国海关缉私部门开展打击废物走私蓝天专项行动。加工利用过程中违法违规问题突出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环境保护部与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持续强化专业打击和强化正面监管固体废物走私等活动。下一步,环境保护部将抓紧制定2017 年底前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改革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具体工作方案,确保完成既定工作任务。
在专项行动检查组交办的1074家违法企业中,相关地方环保部门至今仍未对134 家违法企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或限期整改决定书。2017年1月,经过一个多月的侦办,汕头市海关抓获13名涉嫌冒用他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口类可用做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大量走私进口废塑料的犯罪嫌疑人,案件查证规模扩大至涉案固体废物24万吨、案值30亿元。
企业违法比例达60%为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的有关要求,保障《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顺利实施,环境保护部专门成立工作组对专项行动进行统一指挥调度。其中,42家企业已关闭或不具备生产条件,仍然申领进口许可证。
31家企业申请办理进口许可证材料内容与实际不符。以上情况表明,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环境违法行为较为普遍,反映了企业守法意识淡薄,有关地方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行业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
另一方面,加工利用过程中违法违规问题突出,严重污染环境,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构成威胁。44家企业通过暗管、渗坑等逃避监管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此外,还有412家企业存在违反固体废物、环境应急、信息公开等环境管理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共抽调精兵强将1700余人,采取异地交叉、属地配合的方式,对全国所有从事进口废物加工利用活动的1792家企业开展执法检查。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专项行动后,各相关环保部门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379份,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32份。71家企业涉嫌违法转让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
此次为期1个月的专项行动对全国所有涉及进口废物加工利用的1792家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1074家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7年底前,我国将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
同时,环境保护部将把禁止洋垃圾入境纳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形成高压态势,推动各地方、各部门责任落到实处省大气办另设2个巡查暗访组,对其余各市实施暗访。
其他市治霾也不能掉以轻心。驻点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持续2个多月。督查组将重点盯住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切实传导压力,督促各职能部门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能够落实到位。为督促各职能部门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安徽省大气办派出7个省级督查组分赴7个阶段性目标完成较差、排名后7位的市实施驻点督查。
如何治霾?天帮忙,更需人努力。不似夏天白云环绕,冬季雾霾频繁来袭。
督查组进驻哪些市?第一轮驻点督查涉及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安庆7个市。省大气办汇总后,按干部管理权限将有关材料移送相关市政府。
督查组重点盯什么?督查组将督政、督企、量化问责相结合,重点督查各地落实省大气污染防治决策部署情况、重点整治任务完成情况、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等。安徽省大气办负责人这样表态本次督查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进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整改,实现空气质量改善,打赢蓝天保卫战。